琪琪(1歲5個月)喜愛度:+
推薦度:
評論:
<1000張貼紙(1000 STICKERS)>自從來到我家後,己經成為琪琪的最愛,連續蟬聯榜首n個月,至今仍然歷久不竭。有一段期間,琪琪回到家時,一直念著「貼貼、貼貼」的要去看;雖然現在回家改成「巧虎」,但是每天看完巧虎後,仍然是貼貼的天下。
這本書厲害到什麼程度呢?
某天晚上,半夜時,琪琪起來狂哭,完全停不住。後來和她說貼貼,她就願意坐在那裡玩貼貼,最後在貼了幾頁後,終於體力不支倒地睡著。
琪琪(1歲5個月)喜愛度:+
推薦度:
評論:
<1000張貼紙(1000 STICKERS)>自從來到我家後,己經成為琪琪的最愛,連續蟬聯榜首n個月,至今仍然歷久不竭。有一段期間,琪琪回到家時,一直念著「貼貼、貼貼」的要去看;雖然現在回家改成「巧虎」,但是每天看完巧虎後,仍然是貼貼的天下。
這本書厲害到什麼程度呢?
某天晚上,半夜時,琪琪起來狂哭,完全停不住。後來和她說貼貼,她就願意坐在那裡玩貼貼,最後在貼了幾頁後,終於體力不支倒地睡著。
(source: http://wehrintheworld.blogspot.com/2009_08_01_archive.html)
會研究這個問題的原因,在於小時候看到日本遊戲,動輒1200、1500新台幣,對學生的我而言,非常的昂貴。這個時候就在想:「日本學生,怎麼買的起?」
雖然可以直接看國民所得,日本是台灣的三倍,但是又聽說日本物價比台灣高很多,這要怎麼比呢?後來又知道各種匯率是被操控的,讓狀況更復雜。
讀過經濟學之後,「購買力平價說」又再度冒出來,可惜沒有實質的指標。因為經濟學太理由,所以有人直接找在各國均有銷售的產品,拿來比較各國物價的實際狀況,像是著名的「大麥克指數」(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),後來還有「可口可樂指數」、「星巴克指數」等等。
因為各種稅賦不同、每個產品的成本不同(通路、行銷等)、更讓我無法了解購買商品的實質感覺。像是在台灣,麥當勞薯條一定要從國外進品,而俄羅斯卻是當地栽重,成本架構完全不同。
經過十幾年來網路上的論戰,得到一種所謂「打工說」的計算方式,來讓人體會各國實質”感覺”的狀況。
(1)日幣案例
今天若是有人問我,那部港漫值得推薦時,我一定毫不猶豫的說出四個字:「第八銅人」!
這十年來,若是我推薦港漫時,大概都會講<絕世無雙>這部港漫。這部港漫雖然最後期產生武力爆走的現象,但是相較其他港漫來說,總算是一部有個好善終的書。其中他把武學擴大到了接近異能的地步,己經接近當年看JOJO第三部的感覺,著實讓我看的大呼過癮。
本文的重點,可能在寫港漫的困境,而不是<第八銅人>的介紹 XD。
(1)評論
<第八銅人>原著為九把刀,我沒有看過他任何一本書 XD。漫畫的作者則是號稱港漫界畫功第一名的邱福龍。在許多港漫的作者專欄裡,都會提到這位天才級的畫師,接著深嘆自己有所不及。
<第八銅人>主要在描述主角乳七索,為了一圓成為大俠的夢,而上少林學藝。沒有想到少林因為元朝的控制,己經變成了「武學證照補習班」。就像許多歐美國家的大學,可以靠函授課程拿到博士學位一樣的學店,變成只要有錢就可以拿張證照下山。
(1) 全面啟動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grafishbanet,大圖:http://www.badongo.com/pic/10037564?size=original。我覺得這就是正解!)
會去看全面啟動,最主要是因為MSN與SKYPE上暱稱,個個好評不斷。隨手一看PTT/Movie版的討論,己經飆破1500篇。上一次有這種盛況,應該是<海角七號>的時候;<阿凡達>也做不到。
<全面啟動>,應該是我二年來看過最好的電影!就算這二年我只看過<阿凡達>與<特種部隊:眼鏡神的崛起>,但是我相信,<全面啟動>絕對可以列入2010年最佳電影的前二名!!
整部電影的概念算是新穎。有一台能夠控制作夢的機器,讓大家都做同一個夢。因此商業間碟可以讓大家作夢時,透過設計好的劇本,讓目標說出自己要的情報。
整部電影拍的非常緊湊,徹底將夢與現實的概念,應用到最大化。像是夢境太好不願意出來,沈睡太嚴重醒不來,或是真實生活中的人翻動時,夢也跟著上下左右翻動。將這些觀念幾近完美的串在一起,真是讓人大為驚嘆。
因為概念新穎,沒有一個「約定成俗」的概念,加上電影中有些地方沒有交待清楚,所以網路上的討論,便戰成一團。甚至我覺得,有些人是因為太愛這部電影了,不想讓這部電影是「這麼平凡的好結局」,所以才故意挑毛病來討論其他的結局的可能性。
本文轉自(2010年08月21日蘋果日報, 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art_id/32754868/IssueID/20100821)
因為看完後,發現到所謂的常洗手,真的和我想的不一樣。
甚至洗手後不擦乾而採自然陰乾,手上細菌數會比洗手前增逾80%!!
要洗乾淨,要用75%以上的酒精來乾洗手才有效,而且洗完不用擦乾。
~~~轉貼開始~~~
【邱俊吉╱台北報導】洗手後不擦乾可能愈洗愈髒!國內一項最新調查,洗手後若未用拋棄式的紙巾擦乾,手上細菌數竟比洗手前暴增逾8成,反之細菌數則可減少約5成;醫師說,主因是自來水、香皂、洗手乳都含有細菌,若洗手後沒用拋棄式紙巾擦乾,將手部的細菌擦掉,細菌反而會比洗手前更多。
該項調查主持人、振興醫院臨床病理科醫檢師呂旭峰說,許多人洗完手後,只是雙手甩一甩,或放任自然陰乾,根據國外文獻指出,這樣無法發揮洗手殺菌效果,為證實這項說法,他和研究團隊成員邀請20名自願者,讓他們採用各種洗手方式後,進行殺菌率比較。
(1)回憶(老人病,誰叫以前沒有blog只有bbs)
「復活邪神」這個名字,還真不知道是誰取的,和「太空戰士(Final Fantasy)」有的拼。「Romancing SAGA」一般在大陸網站,被翻成「浪漫傳說」或「浪漫冒險譚」,算是比較好的譯名吧。
SFC上的一代,我因為大學聯考而沒有玩(泣),但是看我弟玩的很起勁。就創新度而言,SAGA在當時真的有其獨特的地位。 SAGA受到美式遊戲的影響很深,對我這種日系玩具來說,算是有非常大的震撼。大約有以下的特殊點。
(1)一般的日系RPG就是單主角走天涯,但是SAGA主角有很多個可供選擇,而且每個主角都有自己的小故事。主角之間,主角和NPC之間,都會有不同的故事,甚至是結局。
(2)亮燈泡的技能系統。有別於一般日系RPG,等級到了就學會技能。SAGA是要和敵人戰鬥時,靠運氣來領悟必殺技。這種打打然後亮燈泡的系統,讓玩家看到燈泡時,會興奮不己。所以亮燈泡後來也變成SAGA的代表。
李萱琪,琪琪,1歲7個月。
面臨了人生的第一個難以決擇!!
不是「愛馬麻還是愛把拔?」(因為標準答愛是"都愛")
不是「吃蛋糕還是吃餅乾?」(因為奶奶會一起餵)
不是「去公園還是去超市?」(逛完公園再逛超市)
而是……
「巧虎該看那一片?」「猩猩、長頸鹿還是大象?」
<星海爭霸2:自由之翼>是一款淒美的愛情故事,描述著一位真心不渝的男人,寧願負盡天下人也要找到最愛的女人-即使心愛的女人己經不是人 XD。
(最後面有第2部<蟲族之心>與第3部<虛空之遺>的心得)
(1)回憶(老人病)
從魔獸爭霸2開始,即時戰略遊戲(Realtime Simulation Game, RSLG)便成為PC遊戲重要的一環。可能是因為按鍵的因素,加上需要極端的細微點控,讓電視遊戲器(TV Game)一直無法跨到即時戰略的遊戲世界。
在這裡,我一定要說一下。<皮克敏>這款TV Game少數的RSLG,大家絕對應該要去玩一下!任天堂真的非常勵害,把需要繁雜控制的RSLG,簡化成手把能夠操作。遊戲清新簡單有趣,有機會我再介紹。目前Wii有移植一、二代;有Wii的人請一定打死要去玩一下這款特異的RSLG,絕對不讓你失望!!
當年BLIZ的遊戲可是品牌保證,<星海爭霸>一上市,果然造成了極大轟動。身為ACG宅的我,當然也免不了湊一腳。因為沒有玩過RSLG,在全破單人模式後,也試著玩連線對戰。
連線對戰是需要練習的,就像格鬥遊戲一樣。當時天天沈浸於格鬥遊戲的我,每天和好友真人格鬥,所以對這種線上虛擬的對戰遊戲興趣不大。畢境,真人面對面叫囂聊天,比網路打字有趣多了。
曾經,天子六讓所有港漫迷興奮不己;緊湊合理的劇情,彌補了港漫只會打殺的現況。但是最後的結果,讓港漫迷們扼挽不已,革命尚未成功……。
(1)潮華版
天子六最大的特色,就是以「潮華版」來出書。相較於以往的大開雪銅全彩輸出,潮華版以B5的大小,每一集包含三回劇情的大份量。這樣子大份量的好處在於,可以花較多的篇幅在劇情的描述上,而不執意於武打場面。
任何一位喜歡漫畫的人,都應該去看一下「爆漫王」這套漫畫。裡面訴說著日本漫畫界的編劇與出版問題,與港漫甚至霹靂布袋戲相同。每一回的結束,都有帶來高潮,才有讀者願意購買下一集。
著名港漫評論家「ace0824」就有提到,某二期港漫沒有打鬥而僅寫劇情,該書的銷量就掉了2000本。這種商業現實,逼迫每一期港漫均要打鬥一下來個緊張結束才可以。
潮華版因為一本書中有三回,所以可以用二回來鋪陳劇情,最後再用一回打鬥來結束。這樣子用頁數換來的空間,可以讓編劇有充足的地方可以描寫劇情,也可以讓各種劇情表現更精彩。缺點就是成本更高,編劇的壓力更大。
一時之間,很難用一句話來完整形容FF13這款遊戲(FF13 = Final Fantasy 13,最終幻想13 or 太空戰士13)。各方面均做的非常好,但是偏偏又似乎有點不協調或是遺憾。讓人無從下筆的感覺,倒是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經驗。
(1)中文化
這次的FF13,終於不用再看著日文來個腦內補完計劃;即使有像「RainReader」大大的超水準劇情攻略,但是全中文化的感受絕對不同。
FF13的劇情其實頗為複雜,加上是屬於解謎式的進行方式,對同一個事件有不同觀點比較,所以中文化對台灣玩家來說,絕對是第一選擇。
只要是以中文為母語的玩家,請一定要玩中文版!一來真的比較能夠融入遊戲,二來也算是給遊戲公司支持再中文化下去。
(資料來源:http://gnn.gamer.com.tw/2/45672.html)
沒有想到,我在有生之年,竟然有機會看到<Young Guns>的完結篇!!
當時漫畫民氣剛開,國產新一代的作家在日本漫畫的薰陶下,脫離了<老夫子>與<大嬸婆遊台灣>的枷鎖,開始了近代漫畫的風格。
記得那是我國中的時候,當時的代表著就是<Young Guns>的林政德、<傾國怨伶>的游素蘭最火紅。不過游素蘭只是畫技好(當時的標準),分鏡動作劇情就完全不行,所以林政德在當時應算是漫畫界的第一把交椅。
<Young Guns>的成功,除了分鏡畫功之外,最重要的是本土化的劇情。貼近學生的生活,男女之間的曖昧,加上職棒的風潮,讓<Young Guns>真的成為當紅炸子雞。可惜當年沒有像日本那麼完善的ACG推廣機制,不然應該更能造成風潮。
在初期時,<Young Guns>是由納蘭真寫劇本,林政德漫畫。後來鬧不合之後,納蘭真離開而僅由林政德又編又漫。從此之後,<Young Guns>的劇情變開始亂來,最後在停刊前的第十集時,我覺得根本就是亂七八蹧了。
有關<Young Guns>的八掛,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詢。可惜好的漫畫家,不一定是好的編劇。林政德後來的創作,似乎都不太順利。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漫畫<爆漫王>這套精彩的漫畫家奮鬥漫畫,了解日本漫畫家的養成與制度,是有其可供台灣參考的地方。
無疑的,神掌龍劍飛中,「如來神掌火雲邪神 vs 無定飛環孫碧玪」一戰,是從21世紀的十年以來,港漫最精彩的一頁。
回憶
<如來神掌>對我來說是意義非凡,因為他是我的啟蒙港漫。在小學時,台灣租書店突然開始引進港漫,而第一套就是<如來神掌>
當時如來神掌的各種招式名稱,我真是倒背如流,就算過了20年,我也可以完整的背出。和弟弟打架時,也會不停的使出 XD。「萬佛朝宗」就是打出無數的手掌,「天佛降世」就是跳起來往下打。不管怎麼打,下場都是被我媽的「佛法無邊」打 >_<。
<如來神掌>這套港漫其實是改編(抄?)柳殘楊(天佛掌系列)與金庸(倚天屠龍記)的小說。不過當時年紀小,沒有看過金庸的小說,所以對劇情真是非常著迷。後來看過小說後,才發現真是抄(改編?)的非常兇。有關<如來神掌>的劇情介紹,可以google一下著名的港漫專業評論家ace0824的文章。
如來神掌第四代龍九洲,倒是黃玉郎自己編著。其中女主角金九妹裸體刻著九條龍的圖像,讓年紀小小的我大為震驚!其中還有武功叫天狼訣,被咬到會變成瘋狂的狼,也讓沒有看過狼人電影的我印象深刻。
日和系列有蠻多令人感到kuso的點,一系列也非常的有特色。其中我最喜歡的,就是下面的世界未日篇;此篇甚至有中文配音版!
有時間的話,大家可以看一下日和全系列。
下面是由內地人士所製作的影片。
雖然結局我不是很喜歡,但是就整個拍攝手法、編劇與運境,均讓人感到非常順暢有趣。期待這位製作人有朝一日,能夠站上國際舞台。
PS:我那位宅宅廖同學說:「那個男的 , 又瘦又難看又笨又沒實力 , 結局的那段字應該改成 : 如果我這麼弱 , 還配得上小胖妞嗎?」
看到人們拿著香,嘴裡念念有詞時,我總是無法理解這種行為。直到奶奶去逝後,才了解到拿香訴說的,是無盡的思念。
對我來說,這是我成年之後,第一次喪失親人,承受如此深的悲痛。當爺爺去逝時,我僅僅八、九歲。還記得爸爸與姑姑們跪在醫院床邊的畫面,但是對小朋友的我來說,實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。直到回家後,媽媽和我講說:「以後少了一個愛你的人」時,我大概才因為那個情境而哭出來。
黃公公與外公的去逝,似乎對青春期的我來說,也無法有許多的體會。但是漸漸的可以理解到,親人的失去,是一件不可挽回的過程,將會無法再度享受到他所給予的愛。
對現今35歲己經養兒育女的我來說,奶奶的逝世,才讓我真正體會到喪失親人的痛苦。當知道奶奶不久於人世時,奪眶的淚水,在每個夜晚都無法抑制的流出。
每次在奶奶的靈堂前面,當我拿起香時,都會訴說著我想讓奶奶聆聽的話語。希望隨著嬝嬝上昇的煙,能夠讓遠在極樂世界的奶奶知道,我是多麼的愛著她。
奶奶,我愛妳,謝謝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