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00384980.jpg

(1)我對偵探題材的想法

可能第一部偵探小說看的是亞森羅蘋,所以我對「偵探」類型的題材定議是:『在揭開結局之前,之前的劇情必需把所有線索都告訴觀眾,讓觀眾也能夠推理出犯人之誰。』

若只是像一般好來嵨動作篇一樣,隨著劇情一直往下去,然後最後看到大魔王,這種我一概不承認是「解謎」的偵探片。就算主角是偵探或是警察,也不能算是偵探類型的題材。像是<絕命追殺命>中主角一路尋找陷害自己的兇手,或是<人骨拼圖>那種偵察辦案,都不算是偵探片。在我眼中,這種電影與<國家寶藏>的動作冒險尋寶劇情片是一樣的。

漫畫<金田一少年事件簿>的前幾話,在金田一找出兇手前,都有把線索告訴讀者,我看的非常過癮(但是我沒有推論XD)。可是到了第四、五集左右,解謎的關鍵是一面鏡子,而這面鏡子在前面劇情中完全沒有出現過,讓我從以認定金田一不再是偵探型漫畫,而是劇情片而己。從那篇故事後,金田一就不再解謎,而只是八點檔劇情片而己。

我認定的這種「解謎偵探」的劇本要求過高,很難把他寫的好,而且作者就算一炮而紅後,下一篇往往也難產,近來也非常少見。所以那種泛爛的偵探類型影集,像是CSI之類,我則是完全沒有興趣。 

(2)劇情(透露)

這款遊戲非常特別的是,主角一開始就死了。變成幽靈而且忘了所有記憶的他,開始了尋找記憶之旅。經過一連串解謎過程之後,主角終於尋回憶,找到殺死自己的人,甚至改變過去,讓自己沒有被死而有個幸福快樂的日子。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DN 2010-11-23 12-04-32 Tue.jpg
2010年最火紅的線上遊戲,絕對非「龍之谷」莫數。若是假設遊戲公司沒有灌水(1)<龍之谷>的巴哈點閱率超過了<魔獸世界WOW>一倍以上,甚至高達150萬次(近來WOW約60萬次)。這樣子的點閱率,也只有在魔獸改版時的精華時間可以超越。

因為這款遊戲的戰鬥華麗,還沒有上市就受到非常大的矚目。尤其大陸比台灣上市的早,所以很多人都先去大陸或日韓玩,得到頗佳的評論。從OB受歡迎的程度來看,應該超過了橘子的想像。

就我近來初玩的感覺,<龍之谷>確實非常不錯,華麗而順暢的動作,有趣的劇情與對白,漂亮的場景等等,確實是我近來玩過最好且最吸引人的線上遊戲---尤其是對玩過WOW精華無印年代的玩家我來說。

龍之谷有PVEPVP部份,小弟我對PVP是完全沒有興趣。加上線上遊戲我玩的很少,其中原因很多,就有待我的電玩回憶錄時,再來解釋這個原因。所以若是有所偏頗,也請原諒小弟我見識淺薄之處。

 

DN 2010-11-23 12-07-18 Tue.jpg
(1)
小巧精緻的設計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蜜蜂.jpg
這一篇應該是整個回憶錄中,最難寫的一篇。對於小時候的記憶,只有大概的印象,完全無法真正確定自己找的是否就是當時玩的。所以僅能憑著有限的記憶圖片,去尋找出最有可能的產品。

對於小時候的定義,是指我接觸任天堂之前的電玩遊戲經驗。我大約是五年級(1986年,民國75)接觸任天堂,所以本篇的時間大約就是在此之前。

我的第一款電玩遊戲,應該是二年級(1983)時,在外婆家旁邊的咖啡廳,玩大型電玩的小蜜蜂,小蜜蜂還有耗油與不耗油二種版本。那家咖啡廳整個都非常黑黑暗暗的,中間放著幾台小蜜蜂給人玩。當年玩一次要5元,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,而且當時年紀小很容易死。所以感謝我爸一次都換個100元,讓我和我弟弟打。但是可能真的太貴了,我也沒有打個幾次,可是小蜜蜂這三個字深深的印在我心中。
小密蜂.jpg
pacman_table.jpg
 

時間軸上,接下來應該是我三姑姑買的Apple II電腦。當時三姑姑住在我家樓上,從某一天忽然就買了一台機械。這台機械是讀錄音帶來玩遊戲(就是以前的卡氏錄音帶),根據我搜尋的結果,最有可能就是Apple II。因為三姑丈也不是遊戲中人,所以家中僅有幾塊遊戲可以玩。其中我最記得的就是會放屁的迷魂車,我和我弟都超級愛玩。好景不長,我和我弟年紀小,為了搶1P/2P還是先玩,所以二個人把搖桿搶來搶去,最後一隻壞了。過不久之後,另外一隻搖桿也壞了,結束了我的第二個遊戲生涯。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4ab0c04e1d115.jpg

ACGAnimation(動畫/卡通)Comic(漫畫)Game(遊戲),佔了我人生娛樂全部。相較於電影或是咖啡紅酒,ACG從小時候陪著我到現在,帶給了我無數的快樂時光。

相較於漫畫與卡通,電玩算是玩樂時間最長的娛樂。漫畫與卡通很像讀書或電影一樣,只能夠單方面的欣賞整部作品。電玩聲光效果佳且具有回饋性,自己可以操控角色,透過各種機制來獲得成就感。所以電玩在許多方面較漫畫與卡通更有吸引力,一款遊戲玩的時間也長,所以花在上面的時間自然也多,樂趣也多。

加上經歷過整個電玩世代的爆炸期,電玩對我的來說算是最重要的殺時間與釋放壓力的工具。像是最近工作育嬰二頭燒時,趁著上下班時間玩玩掌機NDS,破幾個遊戲,讓自己覺得人生還有意義 XD

身在台灣,所以我和大部分人一樣,對日系的電玩動漫接觸比較多,也比較愛玩這一類型的遊戲。不過因為日文的障礙,讓我無法完全體會ACG的樂趣,一直讓我深感遺憾。這種語言的隔閣,在玩許多RPG遊戲時,無法理解遊戲中的劇情,使得玩遊戲的感覺受到很大的影響。像是最近重玩中文化的FF4或是DQ5之類的遊戲時,更是讓我感受到無數殘念;當年不懂劇情真是少了很多很多的樂趣。

玩電動對我來說,只是娛樂或是殺時間的好東西而己。所以一般遊戲,我都是努力破關後就不玩了。像是很多遊戲所謂的鑽研要素或是收集要素,如999連段、物品怪物圖鑑等等,我完全不會去收集研究;若是有多重結局,我也很少玩個二次。

由於遊戲與鎖事太多,把所有細節寫入的流水帳,也非我寫作的本意。所以僅在文中介紹我心中想到的遊戲或重要事情,相信這麼多年來我仍記得的事物,應該就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。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001.JPG
        由海洋三寶之二的鄭建和與鄧智輝所編著的殺道行者,真是目前港漫界的一股清流,讓我聞到到港漫復興的一絲可能性。

故事

海洋系列一向都描述一個接近人類的近未來世界,通常科技較發達而且穿著像現代人。從海洋出身的編劇鄭建和在離開溫日良之後,作品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,仍然是差不多的世界觀。整部作品在描述近未來的世界,開始出現特異功能,一開始只有少數人會,然後變成許多人都會。

整個故事以主角信義與身邊的人為主,為了拯救世界不停的對抗強權。整個故事沒有太大的問題,但是也沒有太多的突破,大家可以想成JOJO第三部與第五部,各種異能大戰,然後有個不錯的結局。

異能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Johannes_Vermeer_(1632-1675)_-_The_Girl_With_The_Pearl_Earring_(1665).jpg
(這幅畫是維梅爾最有名的:戴珍珠耳環的少女)

      熱愛歷史的我,最喜歡從小地方看到整個歷史的演進,像是黃仁宇的「萬曆十五年」。這部維梅爾的帽子(Vermeer's Hat),也是用類似的手法寫成,頗具巧思。

      作者卜正民(Timothy Brook)從17世紀畫家維梅爾的作品中,透過畫中各種物品,來解釋17世紀這個波瀾狀闊的大航海時代。在這個時代中,全球貿易開啟運轉,人類把自己的命運開始融在一起,任何的決策都有可能影響地球另外一端的陌生人。

541px-Jan_Vermeer_van_Delft_023.jpg
      整部書中描寫最好的部分,確實就是在「維梅爾的帽子」這一段。畫作中軍官的帽子,是由海浬皮毛所製作,比羊毛等級要高很多。裡面述說著法國人因為當時西班牙、荷蘭人稱霸海上,所以想從另外一條路達到全球貿易的可能性。為了籌得足夠的資金,冒險家進入加拿大,拿歐洲商品換取加拿大原住民的海浬皮,運回法國賣掉以獲得資金繼續穿越美洲大陸。

      在這一段中,加拿大東部各部落的土著與法國人在經濟上的合作與戰爭,描述的非常生動有趣。這可能是作者本身就是加拿大人,所以對這部分的了解非常深刻有關。

      另外一段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,就是清未時的鴨片問題。為了換取明清時代中國的高品質商品(瓷、絲等),所以歐洲一直對中國存在超級巨大的貿易逆差(懂吧?)。一開始為了錢,所以歐洲人從祕魯與日本運出大量的白銀,來購買中國商品。為了解決這個逆差,所以英國開始把鴨片賣給中國,讓中國人民花大筆銀子來購買鴨片,最後進而造成最後的鴨片戰爭。原來都是錢惹的禍~~~

      當時的船隻比現代差太多,所以常常跑一跑發生海難。若是發生海難時,白銀運不到亞洲,全球貿易就停滯,甚至引起當地暴動。或是海難後船員飄到別國去,最後把技術傳給了別的國家等。往往一些小變動,竟然可以影響全世界。

      本書讓我覺得遺憾有二個地方。一來,中文側標是寫著「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」,可惜這本書用了很多幅畫,還有一幅不是維梅爾的。第二是本書雖然強調的中心思想很一致,各章節互有影響,但是沒有一個地方把整串給連起來,所以一般讀者第一次看很可能無法把所有事件串起來,非常可惜。

      「人非孤島,無人可以自全」(No man is an island, entire of itself),從17世紀的全球貿易開始,注定人與人之間更加緊密的關係。
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1102073 (640x480).jpg
大家好!
我是琪琪妹妹。
今天是我人生的第一天,好開心喔!!

我身高50公分,體重2860克。
和同樣出生時身高50公分但是體重3280克。
嗯,我比姐姐苗條很多,呵呵~~~

20101102054 (640x480).jpg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姜維1.jpg

       我己經忘記有那一款遊戲,能夠讓我在玩的時候,非常迫不及待的想玩下去,而且想要盡快把他玩完,寫評論分享給大家!這個由PTT/ratchet網友所製作的<三國志姜維傳>mod,在我玩了2個小時之後,這種想把神作分享給世人知道且絕對不可以讓他埋沒的感覺,一直在我腦中迴響。

<姜維傳>中,你將可以感受到製作人滿滿的愛:對於遊戲的愛,對於三國歷史的愛,對於KUSO+搞笑的愛,對於這二十年來動畫卡通的愛。那種把人生的過去的各種經驗與理想,融在遊戲中的作品,只有在「闇影之心」這款被遺忘的神作中讓我感受到。

<姜維傳>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失望!!

(1)三國志後半補完計劃

對我(一般人來說),三國故事大約如下:桃園三結義,黃巾賊後就是董卓,呂布很強搶了貂蟬,曹操起來了,赤壁大戰,諸葛亮和周瑜很帥又強,劉備跑到四川,關羽大意失荊州(荊州在那裡?),然後司馬懿和他的兒孫把魏國改成晉國。

大部分有看電視連續劇、玩三國無雙(這遊戲的影響超越你想像)等的一般其他人士,對於三國歷史到關羽大意失荊州、三國鼎立前的故事,大概都有個概念。但是前半中,司馬懿完全沒有出現,怎麼後來突然冒出來打敗諸葛亮,然後他的子孫統一了中國,成立晉朝,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。陳某的<火鳳燎原>之所以好看,除了用另外的角度來詮釋歷史外,用司馬懿當主角也是個原因。
姜維10.jpg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

bio5.jpg

記得十幾年前,<餓狼傳說~群狼之證>出的時候,讓我大為驚豔。無論系統、角色或是平衡性等等,完全跳脫以往SNK的品質水準,不輸給CAPCOM的遊戲。但是發售後,發現到無論日本或是台灣,這款遊戲都沒有引起太大的回應。這個時候,我就好奇的問了我格鬥老友。

我:「<餓狼傳說~群狼之證>做的這麼好,系統、角色、平衡度都屬上乘,不輸給CAPCOM,為什麼SNK的玩家都不玩呢?」

好友大火兄:「如果我要平衡度這麼好的遊戲,那我直接去玩CAPCOM的就好了,何必要玩<餓狼傳說~群狼之證>。」

在玩<惡靈古堡5(Bio Hazard/Resistant Evil)>時,我心中不停的想到這段話。

(1)回憶

<惡靈古堡>剛出的時候,我就開始玩。單單操作方式,就讓我熟悉了半天,然後被回頭的殭屍嚇到,引起了我好大的興趣。然後走到走廊時,馬上被跳出來的二隻狗給嚇死了!

身為動作遊戲的老玩家,身上只有小刀,我就開始了一個多小時的殺狗之旅 XD。我和我弟研究了各種方式,發現到就算躲到櫃子的角落,只向前揮刀,都只能殺死一條狗,然後被第二條狗給殺了。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NOKIA 5800.jpg
會買NOKIA手機,主要是因為從來沒有用過。從以前的MOTO v3688(當時最小隻,好藏起來帶進軍隊),Alcatel OT500(最人性化的介面,用過都說好),MOTO E365(物超所值的王者),SE K750i(上個世代最後一年國民機)。

身為電子業,所以某二家韓國貨就不列入考量。MOTO的介面有夠爛,SE 外型又好用但想換新口味,所以只剩NOKIA。偏偏NOKIA的手機長的一付歐洲樣,完全不好看。左選右選,中華電信又沒有AMOLED的智慧型手機,只好被迫選擇這款號稱NOKIA的最後代表作:5800 XpressMusic 。

以前聽過無數人講,nokia手機介面很好。
我只想說:聽你在放屁!!

5800很明顯的,就是一隻工程師來主導介面的手機,完全不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設計。

IMG_4993.JPG
IMG_4968.JPG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IMG_4932.JPG

每次琪琪在看貼紙時,有種「紙上談兵」的感覺。大概除了貓貓、狗狗、小鳥和螞蟻之外,她幾乎沒有接觸過其他動物。上次去牧場時,琪琪還太小,早就忘記了。

趁著這次中秋節難得的假期,就帶著琪琪去她夢寐以求的天堂-動物園!

看到傳說中的貓熊,琪琪整個興奮的動個不停啊~~
IMG_4922.JPG
騎在貓熊上,開心!
IMG_4923.JPG

這次最盡責的動物:烏龜!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DJAF0E-A45672400000_4b4d9ea296c7e.jpg

琪琪(1歲9個月)喜愛度:+ 

推薦度:

評論:

自從這本<動物遊戲貼紙王>來到我家後,馬上變成琪琪的最愛。之前那本costco必買三大商品之一的<1000張貼紙(1000 STICKERS)>,在連續蟬聯榜首n個月後,己經降為排名第二了。

IMG_4915.JPG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幻想水滸傳212.jpg

(1)前言

本篇評價僅止於PC版本,我也沒有玩過一代。到現在才玩<幻想水滸傳>系列,主要是因為某網友說本作是其本命。原本要從一代玩起,但是PC版的一代解析度只有640*480,還不能放大成全螢幕,加上二代被譽為系列作最佳的一代,所以就直接從二代玩起啦。

我也只玩到一般的結局,那個要收集完108星的好結局,就不在我考慮內。看網站上所言,該製作人也是屬意一般結局。好結局是怕玩家暴動而作的,其他外傳、三代也是從好結局接下去。

在這邊要特別講一下,<幻想水滸傳三代>的漫畫,非常好看,甚至比遊戲還好玩(我有玩三代前面)。畫面非常漂亮,劇情也頗具深度,描寫種族、國家之間的問題很有趣,強烈推薦!
幻想水滸傳213.jpg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勇者故事0.jpg

(1)前言

當然照慣例的,我依然沒有看過原著「宮部美幸」的小說,而且漫畫根據繪者「小野洋一郎」所述,改編了很多部分。所以本篇評論僅以漫畫版為主,不包含其他任何的設定。

(2)劇情

在現實世界遭遇到極大的悲劇,近而產生對現況的不滿,有強烈想要改變現況的意圖,幻界就會開啟一扇門,讓人來到幻界當「旅人」,收集寶珠。若是五顆寶珠收集完畢後,女神就可以完成該人的願望。

主角「亘」因為在現世爸爸外遇而拋棄媽媽,讓這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產生陌大的衝擊,進而開啟了幻界之門。本作真正的主角美鶴就比較悲慘,爸爸因為媽媽出軌而殺了媽媽與情夫,在悲痛之餘連五歲的妹妹也不放過,所以美鶴想要讓妹妹復活。基本上來說,每個旅人的人生都非常的悲慘就是。

經過一連串的冒險,在無比的勇氣之下,主角靠著「捨己為人如同我佛如來的普渡眾生的大愛」(無誤),感化了魔王還有真男主角美鶴,最後女神讓世界回復,而且活下來的旅人都有個快樂的現實世界新生活---除了被大愛感化而犧牲的真男主角美鶴之外。
勇者故事6.jpg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225px-Esm_maivisual.jpg
會看
<交響詩篇 Eureka 7>,主因是某老妖宅的推薦。想說上次<天元突破>如此的精彩,加上這部動畫的名字也出現在很多地方,就躍躍欲試的一看。

結果,讓我非常的吐血且失望。

(1)   BONES

第一次聽到BONES這家公司,是看<噬魂者>這部作品。另外又從某網友在<翼世神音>的討論中得知,原來<翼世神音>也是BONES這家公司所著。這二部作品,我都給予蠻低的評價。

在討論中發現,<交響詩篇>竟然也是這家公司做的。唉~~~我想,這家公司的作品,大概從此被我列為拒絕往來戶吧。

在與網友的討論中得知,BONES的作品,通常會描寫許多主角之間的互動小故事、每位主角都有其背後的故事與表現的地方。在建立起整個人物後,再開始解開整個世界之謎,最後進行大絕戰。

理論上是不錯啦,但是BONES這家公司的表現,實在是爛的可以。主角之間的小故事,編的非常的無聊,一點也不有趣。看起來精心編製的劇本,但是實際製作出來卻非常的平淡無味。
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9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