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國影集在近幾年火紅到天邊,這個黃金時代的起源眾說紛紜。就我個人觀點來看,2010年應該算是明確的起點。2010年時,至今評價最高的影集《絕命毒師(Breaking Bad》進入高潮,2010年10月有了引起全球風潮的《陰屍路(The Walking Dead)》,2011年4月上映了史詩長片《權力的遊戲(Game of Throne)》,開啟了整個美劇在台灣的另一波高鋒。
來到2013年時,新媒體的Netflix的《紙牌屋(The house of card)》告訴大家「什麼題材都可以受到歡迎,只要你找到對的方向」,引發了題材的大爆炸,同時製作單位不受限傳統,而是人人都卡一腳。美劇的深度和廣度,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。
走進2015年,我們有了震古鑠今的電視版駭客任務:《Sense 8》,也迎接超人爽片的巔峰之作《The Flash(閃電俠)》,即使到了2016年評價最高的《怪奇物語(strange)》也難以望其項背。2016年底的《我們的生活(This is us)》前七集真是讓人耳目一新,平凡的親情家庭倫理劇也可以拍的如此出色,不過中期開始就讓人直接想關掉電視。
2017年,我們有了《通靈少女》!!
雖然近幾年真的很少看台灣連續劇(影集),我也不敢說沒有傑作。但是《通靈少女》的感覺,就有如當年《海角七號》一樣,讓我有種:台灣的影集有救了!!!!
想當年《海角七號》帶起的一波國片風潮,確實讓人耳目一新。《我的少女時代》更是讓小弟我回味不己。近年來國片的復興,《海角七號》真的功不可沒。
《通靈少女》為真人真事改編,結合了台灣在地的宮廟文化與青春校園,或許是真人改編,完全沒有違合。裡面劇情通順,環環相扣,一氣喝成,六集結束,沒有完全拖泥帶水。實在是影集的好典範,淚~~~(大家懂的)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心路歷程與一週使用心得分享。
(1) 需求:
- 一台NB,一台PC,NB還有一個延伸螢幕。
- 延伸的螢幕要當最主要的工作顯示用。
- 兩台電腦想要共用一組滑鼠鍵盤,而且還是用羅技的UNIFLY。
- UNIFYY的USB控制器是插在NB上。
- 兩台電腦要可以互傳資料。
以上! (需求還真的多 XD)
(2) 心路歷程
一開始只有一台螢幕+NB,透過螢幕的切換來操作兩台電腦,而且兩台電腦 還各自用各自的滑鼠。後來拿家中的LCD來當PC的螢幕,雖然不用切換了,但 是還是無法共用鍵盤滑鼠,傳輸檔案也是要傳來傳去,無法直接爽到用復製 貼上的方式。
之後當然像是VPN啊,或是小型的傳檔軟體,我也曾經用過。 後來查遍網路與PTT,大家都推薦 伽利略 這個老牌。不過同時看到凱捷時, 覺得外觀比較漂亮 XD,質感在照片上似乎好一點,公司賣的產品多一點,所以 就買了。
(3) 實際使用的期待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無數華人遊戲玩家都夢想著一款真正的武俠自由開放世界作品,騎馬奔馳在神州大陸,仗劍維護俠義,與好友把酒言歡,快意於江湖之上。在多少年來的失望之下,2016年9月28日的<俠客風雲傳 前傳>,讓我重新燃起了希望,開始覺得自己的美夢真的有機會成真!!
上一款讓我覺得值得一玩的華人武俠遊戲是<仙劍奇俠傳五 前傳>;近年來每次討論華人單機遊戲時,這款遊戲也一直被提出,我也給了85分的高分,去讚賞其完整性。 <仙劍奇俠傳五 前傳>算是標準的RPG類型,四平八穩的系統與故事,確實讓我有一段愉快的旅程。但是一比較起 <俠客風雲傳 前傳>,就可以感受出後者己經跳出過往的框架,進入現代開放式遊戲設計的境界。
玩完 <俠客風雲傳 前傳>之後,讓我想寫心得的衝動,就有名當初玩完<異域神劍(Xenoblade)>一般,澎湃不己~~~
(1) 前言
會玩 <俠客風雲傳 前傳>,其實是因為PTT/Old-Game版近幾年都有被<金庸無雙2>給洗板,<金庸群俠傳>更是三不五時的被拿出來討論。於今年 <金庸無雙2>這款同人RPG大作出了完結篇時,我想也該是嚐試一下之,發現到製作人「亞古」任職於河洛遊戲公司,等於是做同人遊戲最後被原廠網羅。看著 <金庸無雙2>的畫面和系統,想著河洛去年 <俠客風雲傳>的好評,所以決定直接投入<俠客風雲傳 前傳>的懷抱之中。
身為沒有玩過所謂河洛三部曲的我來說(金庸、武林、三國之群俠傳), <俠客風雲傳 前傳>一玩,就整個沈浸其中而不能自拔。邊玩邊想著:是的,這就是我夢中的武俠世界啊~~~~
(2) 騁馳於江湖之上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資料來源:El Ministerio del Tiempo @ facebook)
身為一位歷史愛好者的終極夢想是什麼?
最有可能應該是:「回到過去,確認歷史真的是如何發生的!」
西班牙影集<時間管理局(El Ministerio del Tiempo)>就是在滿足歷史的愛好者最終期待,讓觀眾展開一段時光之旅,有機會回到過去以一窺西班牙歷史的真像。
(1)影集簡介
<時間管理局(El Ministerio del Tiempo)>的基本架構非常簡單,就是西班牙政府裡面有一個<時間管理局>,局裡有非常多的門可以通到西班牙過去的某些時間點。當有歷史事件不按照歷史發生時,<時間管理局>就會派人(主角們)去校正彌補,以確保所有的事情照著歷史走。
<時間管理局>的概念其實一點也不新,舊有英國著名的長壽影集<超時空奇俠(Doctor Who)>,己經成為此類型影集的經典。近幾年歐美電台大投資影集的浪潮下,更有許多斷代史或事件史的影集如:<都鐸王朝(The Tudors)>、<維京傳奇(Vikings)>、<拯救甘迺迪(11/22/63)>或<異鄉人(Outlander)>等等,針對某一時期的歷史、文化與主要大事均有非常深入的介紹與演譯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(最後面有2020年上映的劇場版評論)
只要你有在看日本動畫卡通,那你絕對不可以錯過<白箱>這部動畫。透過<白箱>,可以讓你更了解動畫,了解每一部動畫背後的酸甜苦辣,更享受了愉快的24集動畫時間。
會看白箱的原因也很簡單:白箱被ptt的C_chat版票選為2015最佳動畫。根據我的經驗,被讀者票選為第一名的作品,通常都是「真的非常好看」,甚至有其特殊可取之處。
像是被日本票選為當年最期待漫畫的<爆漫王>、<進擊的巨人>、<火星異種>或是動畫的<魯路修>等等,幾乎都沒有讓我失望過,只有讓我獲得看完的暢快感 XD。
(1) 劇情
<白箱>的劇情實在是好猜和老套到不行。五位高中動漫社的女同學,於高中時做了一部同人等級動畫,所以約定好未來要把這麼動畫變成真正的上映動畫;各自畢業後,分別進入動畫產業擔任執行製作、2D原畫、3D模組、聲優與劇本。
在整部劇中,以「執行製作」這個角色為主角,將製作一部動畫的各種步驟順序和其中的血淚,一五一十的演給大家看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一篇主要在描述2部影集做評論,做個記念,當然也會有劇情透露。
(1)紙牌屋 (House of Cards):第1季 ~ 第4季
(2)副總統(VEEP):第1季 ~ 第4季
先說一下,我是好萊嵨娛樂派的,就是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「爽」一字而己。而且我喜歡欣賞整部劇給我的感覺,高過於個別角色的表現,所以我從來都不是追星族。
~~~~~~~~~~~~~~~~~~~
<紙牌屋 (House of Cards)>我就不多做介紹了,NETFLIX的第一部也一炮而紅的影集,獲得好評無數,第1季到第2季不看真的很可惜。可惜到了第二季最後男主角當了總統後,第三季的劇情品質直直落,讓人只覺得很煩悶。畢境美國總統己經是全世界權利最高的人了,根本就是開外掛的位子,要找個敵人還真的很難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一篇主要在描述2部影集做評論,做個記念,當然也會有劇情透露。
(1)真實的人類 (Humans):美國版 第1季 (此為美國公司買了瑞典版權小改編重拍)
(2)真實的人類(Real Humans):瑞典版 第1季 (此為原版)
先說一下,我是好萊嵨娛樂派的,就是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「爽」一字而己。
~~~~~~~~~~~~~~~~~~~~
當美國影集在最近大放異彩之後,也開始主動向外取經。除了之前所提到法國的<魂歸故里>之外,當中最受人矚目且改編較原著更佳的作品之一就是<真實人類(Humans)>。
<真實人類(Humans)>其實劇情某個角度來說,非常的老套,很像以前著名的電影<A.I.(人工智慧)>。當機械人擁有與人類同樣的情感之後,會發生什麼事情?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如果你是一位遊戲製作人,手上的錢和人都只有一部大作製作費的1/3時,你會選擇:
(A) 以大作的格局,但是整體細節品質降低 或是
(B) 作品格局縮限,但是每一部份都力求細緻完美
國產的軒轅劍選擇了(A),整部作品完整,但是細節沒有調整好;著名SQUARE的FF製作人坂口博信選擇了(B),而完成了可能是他最後一部TV GAME作品:夢幻終章<the Last Story>。
(一)劇情
<the Last Story>的劇情簡直再王道也不行了。一位小混混因為生活困苦而很羡慕威猛有飯吃的騎士,再一連串的故事最後,不過取了漂亮的公主,也當上了騎士,還順便拯救了世界,真是恭喜老爺、賀喜夫人!
就整體劇情來說,就如同我前面所述,整體的連慣性很夠,一步接著一步,完全沒有任何冷場的地方。同時首尾呼應,劇中的迷題都有所解釋,轉折也沒有太勉強,該有的伏筆也都有,支線劇情也算ok,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講的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因為遲遲等不到<律師本色>第四季的中文翻譯,所以轉而觀賞了<律師本色>的製作人David Edward Kelley(大衛 E. 凱利)的其他作品。自從<波士頓法律(bosten legal)>後,製作人Kelley的魔法光環不再,一連數齣影集不是被腰斬就是沒有電視公司願意推出。直到2010年的<律政俏師太(Harry's Law)>才播了2季。
也因為這是Kelley近年來最後的一部律政劇,身為粉絲的我理所當然的抽空一看,結果也真如所述:製作人己江郎才盡。
(1)什錦大雜燴
公式:律政俏師太 = 律師本色 + 波士頓法律 + 艾莉的異想世界
簡單來說,律師俏師太就是一連串影集推出失利的製作人Kelley,把過去成功的因素與案例全部拿來大鍋炒。製作人把<律師本色>所探討論的法律制度與現實社會之間的矛盾與衝突,<波士頓法律所>代表的一般民眾面對的問題,與<艾莉的異想世界>的虛幻跨張,這三者想要融合在一起。
可惜的是,前2者是製作人的專業,所以成功的融合成了律政俏師太的第一季,而且非常成功。但是把<艾莉的異想世界>放在劇中,卻顯得格格不入,不三不四。在劇中一開始,就因為女主角的幾個跨張巧合事件,在一間原本是鞋店的地方,開了律師事務所。不過因為留有很多鞋子,所以在辦案之餘,順便賣起了鞋子。
雖然這個「律師事務所+鞋店」的想法蠻特殊,但是在劇中有關「鞋店」的部份卻完全沒有任何表現。就是看到一堆鞋子在律師之間格格不入,看了就覺得很突兀。所以原本想導入<艾莉的異想世界>的部份,算是完全失敗;在第2季時,直接把鞋店的部分給砍掉,只描述律政的部分,讓整部劇變的正常順眼許多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一篇主要在描述最近看的幾部影集的簡單評論,做個記念,當然也會有劇情透露。
(1) 天機密語(The Whispers):第1季
(2) 童年未日(Childhood's End):全六集
先說一下,我是好萊嵨娛樂派的,就是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「爽」一字而己。
~~~~
這2部影集有蠻多相似的共同點:
(a)都是小說改編。現在全世界最缺的就是好劇本,改編各種小說己經是王道中的王道。
(b)都和小孩子有關。這2部影集的特色,都在講「孩子」這件事。未生孩子的人(包括以前的我)大概很難去體會這2部影集的精神;生過小孩子之後,才會徹底明暸婚姻制度的成立原因,以及人類對於傳宗接代的本能與行為。孩子真的是人類的未來,讓一個人的生存有了意義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會看<Outlander>,完全是被譯名所騙。在FB的「歐美影集美劇同好會」社團中看到本劇多次提出,加上海報漂亮,又譯作<古戰場傳奇>符合了愛歷史的我的喜好,就看了下去。
在看了下去之後,一開始還真的覺得不錯。透過女主角從1945年穿越到1743年,來展現當時蘇格蘭的風土名情。嗯,原來穿越這種梗,是古今中外均喜愛的題材。
後來,愈看愈不對……怎麼男女主角的愛情對話這麼有「深度」,句句都優美而且愛的死去活來。最後看到男主角還是個處男,不理會劇中的年輕多汁美眉,而去選擇了被熟女主角好好調教,有違一般常理。一查之下,果然,<Outlander>正確的譯名為<異鄉人>(小說中文版的譯名),而且被讚喻為是言情小說界的<冰與火之歌>,20年來共出了8部,每部作品的頁數都可以打死人,作品裡面也是死人和亂搞不斷。
就整體來說,本劇拍的還真的不錯。拋開那言情小說偶一為之的不合理之處,整部劇的水準頗高。網路上對於本劇的改編評價也是頗高,身為只看影集的男人而言,我也給予高度的評價。
就讓我先忘記劇中「女主角在逃過姦殺而有機會回到未來(1945),但是為了男主角而放棄」這件極度不合理之的地方,來說說本劇的優點吧。(PS:女主角的個性是21世紀的絕對男女平權,在1743年那個男尊女卑+生活條件極差之下,放棄回到1945,我實在覺得不合理)
再補一個,本劇是傳說中至今天仍然被喻為最好的科幻影集<星際大爭霸2004(Battlestar Galactica)>的開發/原創人 Ronald D. Moore所製作(develop),有才氣的人果然拍啥體裁都可以拍的這麼出色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到今天2015年底,科幻影集從<星艦迷航記(Star Trek)>之前之後算起,史上評價最高的科幻影集,沒有”之一”,當屬:<星際大爭霸2004(Battlestar Galactica)>!!
(1) 回憶:賽隆人(Cylons)
<賽隆人>這個名詞,是我一直忘不了的。還記得小時候在台灣播出時,那個眼睛一直左右晃動的機械人,讓我覺得超級無比厲害。當時好像是星期天中午左右播出,我每到時間都守在電視機前面。某次因為中午好像被迫要出去參加家族聚會,為了能夠看到心愛的紅眼精,我央求我媽請我舅舅教我「預約錄影」這項功能。
後來當我看到名字很像的<星艦迷航記(Star Trek)>時,還覺得怎麼沒有賽隆人這麼帥的機械人 XD。直到現在,我猶記得<星際大爭霸 1978>在片頭要「尋找傳說中的地球」。
雖然國外評價極為低落的<星際大爭霸 1980>,但是對於幼小的我來說,仍然是充滿了新奇。因為引力的關係(船上引力是地球的N倍),船上的人們來到地球後,就像地球人去月球一樣,個個跑的快跳的高,全壘打都可以直接跳起來接殺。對於當年會熬夜看棒球比賽的年代,這個招式實在是讓我印象深刻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如果問我看完<我的少女時代>走出電影院時有什麼感覺,就只有:國片終於有救了!!
自從<海角七號>(文章:海角七號~名過其實的佳片)開始,國片總算知道要走商業電影才是振興國片產業唯一的正途;之後<不能說的、祕密>讓我對周杰倫從此改觀。雖然我沒有<賽德克巴萊>、<雞排英雄>之類,也只是偶爾在各國片台看些<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>、<總鋪師>等片,國片總是讓我覺得差一點。
這一點在那裡?
大陸片<人在冏途>是最好的對比。一部順暢好看舒壓,走出電影院沒有任何「遺憾」的商業電影,充滿讓我覺得電影票錢花的有價值,娛樂到我。好萊嵨的電影很多都可以做到,大陸在2010年做到了(人在冏途),台灣電影界總算在2015年的<我的少女時代>做到了!
其實之前的國片己經可以做到順暢舒壓娛樂的部份,但是往往就是有那麼一點「遺憾」。以<總鋪師>來說最明顯,這部電影無論就格局、劇情演員實在都非常的不錯,問題出在最後那一段理應帶起高潮的做菜大對決。可能導演的功力不夠,做菜的對決就是讓人無法燃燒起來,即使我己經準備配合期待,結果仍然就那樣結束,留下了「遺憾」。
<我的少女時代>,達到我上述所說的境界;她讓我在走出電影院,沒有任何遺憾,開心、舒壓、回味無窮與心中滿滿的充實感,然後迫不及待的回家寫一篇電影推廣文。
<我的少女時代>的背景時代正巧是身為6年3班的我的青春時代,劇中草蜢的<失戀陣線聯盟>是民國79年(1990)發行,當時正巧小弟16歲的高一青春歲月。我想,只要認為<失戀陣線聯盟>是你青春歲月時的歌曲,那絕對要去看<我的少女時代>,我也用不值錢的名譽擔保,不會讓你失望!!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一篇主要在描述最近看的幾部影集的簡單評論,做個記念,當然也會有劇情透露。
(1)逍遙法外 (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):第1季
(2)黑色孤兒(Orphan Black):第1季
先說一下,我是好萊嵨娛樂派的,就是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「爽」一字而己。
(1)逍遙法外 (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):原創者可能被外遇傷透了心、對人失去了信心
這部影集的前幾集,確實是讓人耳目一新,非常不錯。擔任女主角的教授,還有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,將學校的教學與實際的刑案結合,相互輝映做對照,實在是非常不錯的結合。同時看到每位學生為了贏得教授的歡心,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得到必要的無罪證劇,讓人耳目一新。每位學生的人格特質也反應在不同的手段上,加上學生/教授/助教間的互動,還有主線的學生們親自涉入的謀殺案,讓人有狂追的衝動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這一篇主要在描述最近看的幾部影集的簡單評論,做個記念,當然也會有劇情透露。
(1)反恐危機 (Homeland):第1+2季
(2)暴君 (Tyrant):第1季
先說一下,我是好萊嵨娛樂派的,就是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「爽」一字而己。
(1)反恐危機 (Homeland):得獎機械是真的不錯看
會看這部影集其實也不意外,翻開本劇的歷史,連續三年的得獎機械,看完之後確實有其驚豔之處。
這部描述911之後,CIA(美國主要的對外情報單位)如何阻止中東恐怖分子要再度攻擊美國的故事。就一般美國影集而言,很少有中東方面的描述,更別提直接去中東拍攝。而本片的中東風情、中東人民的想法與伊斯蘭教的描述,確實讓我一飽眼福。
djboy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